本報訊 今年春節,央視的《新春走基層:家風是什麼》讓“家風”這個多年不被提起的詞複活。
  家風是什麼,三言兩語可能很難解釋清楚,它不夠直白,又有點抽象。但如果說到另外一個詞“家訓”,相信許多人都會覺得夠具體。
  的確,家訓是家風的載體,它可能藏在長輩口口相傳的幾句話里,或者就是拓刻在你家祠堂磚牆上一行字,又或是記錄在你們姓氏族譜里的一篇作文。
  這些都是可聽可看可言的家訓,一代代家庭成員去踐行,這就是家風。
  在浙江,家訓家風的歷史源遠流長:在杭州,《錢氏家訓》代代相傳,得益於此,錢家人才輩出;在紹興,周恩來的十條家規被雕刻在大理石柱上,至今仍是廉政教育的典範;在浦江,168條的鄭氏規範告知後人如何富不忘貧、貴不凌賤……
  幾百年來,這些家訓不僅教化了本家子弟,也在潛移默化中熏陶了一方鄉民。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內容傳承下去, 使其成為弘揚傳統文化、規範社會風氣的推力,也使家訓這種古老而又富生命力的道德教科書,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新散髮出歷久彌新的光和熱,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。因為這個原因,同時也為了響應省委宣傳部“中國夢想 美麗浙江”主題宣傳活動要求,立足我省優秀傳統文化歷史豐厚的特點,本報和省文明辦聯合各家單位,從4月中旬到8月底,在全省開展“我們的家訓——浙江百姓重家風”活動:尋找“我們的家訓”、徵集“我們的家訓”、傳播“我們的家訓”、傳承“我們的家訓”。
  徵集內容:上輩傳承下來的家訓;本次活動中寫就的家訓;給子女立下的家訓;推薦你知道的、看到的或收藏的優秀家訓;以及家訓背後的感人故事和對家訓家風的感言、感悟。
  徵集形式:可以是一個詞、一句話、一段文字、一個故事。參與對象可以是個人、家庭、一個大家族、一個自然村,或一個社團等形式。
  除此之外,本次活動還將推動家訓進學校、進社區、進文化禮堂、進“春泥計劃”實施村,並以人文講堂、家長學校、社區沙龍、企業課堂等形式開展相關講座、報告會、立家訓、家訓掛廳堂、製作“家訓家藏”傳家寶等活動。
  活動最後,徵集的優秀家訓將被合編成書,併在浙江文明網上建立“浙江家訓家風”網絡博覽館。
  ●“我們的家訓”徵集方式:
  微博徵集:新浪微博用戶加標簽#我們的家訓#並且@錢江晚報,或者發送私信。
  微信徵集:關註“錢江晚報”公眾訂閱號併發送內容。微信號:qianjiangwanbao。
  熱線電話:96068轉1
  通信地址:杭州體育場路178號錢江晚報1001(來信請註明“我們的家訓”)。
  本報記者 吳朝香
  (原標題:曬曬你家的家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xmx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